一年只開一次的課程設計
目前正持續接受報名
*怪獸訓練講座:2020課程設計- 技術、課表、週期及身心準備
時間: 8/22,23(共2天)9:00-12:00,13:00-17:00
地點: 台大綜合體育館248階梯教室(https://ntusportscenter.ntu.edu.tw/#/traffic)
簡章及報名:https://reurl.cc/kd6x0n
課程設計是肌力訓練的靈魂,槓鈴只是一個重量,訓練中心也只是一個空間,如何從一堆又一堆的重量,以及一個不大不小的活動空間,一路催生出強健的體格和源源不絕的能量系統,這中間的過程仰賴的是完善的課程設計。課程設計包含了幾個層次的問題,以下分別說明之:
技術選擇:我們要選擇怎樣的重量訓練技術來增進我們的肌力和體能,要不要做背蹲舉?要不要做小肌群訓練?要用怎樣的方式練心肺?許多人認為肌力訓練不需要技術,拿起啞鈴動一動就好,但是大家很快就會發現,肌力訓練的世界裡,不拿起大重量,永遠得不到顯著的效果,永遠只能拿練線條、練健康、怕太壯等謬論來當軟弱的藉口。但是,拿起大重量又一堆人受傷,變成像是在咬牙忍痛扛重量,雖然扛起很驚人的重量,運動表現卻沒有進步,隨之而來的腰酸背痛甚至讓日常生活都變得更加不便了。如何選擇與真實世界裡的運動能力有關的訓練動作,以及如何在使用大重量的過程巧妙地避開傷害,這些議題,都關係到我們能否成功的打造一個強健有用的人體。
課表設計:一次課程到底應該要怎樣編排,才能夠用最有效了的方式達到訓練目的,而且不會讓訓練裡的元素互相抵觸,互相衝突。要知道,無論是競技運動員,還是終身訓練的一般大眾,都不需要花大把的時間在重量訓練室裡,扣除拍照打卡滑手機的時間,其實真正訓練需要的時間並不多。但是選手、教練和民眾,卻往往以時間不足為拒絕肌力訓練的理由。此外,有些人雖然花了大把時間做訓練,卻因為錯置了訓練內容,讓訓練的效果互相干擾,甚至互相抵消,就算長期訓練也等不到效果。如何安排高效率的課表,關係到你的訓練能不能與你原有的生活型態相結合,並且帶來長期的進步。
週期訓練:肌力是運動訓練領域裡,少數可以持續進步數十年的身體素質,人體的許多能力都只有短期的進步幅度,但是肌力訓練如果安排得當,可以持續進步一輩子,即使是人生進入到老化甚至退化的階段,也仍有非常強的抗老化、抗退化功能。所以,無論是對競技運動員還是一般民眾,肌力訓練都是提升人體能力的關鍵。也因為進步的潛力大,長期累積的效果會相當驚人,長期訓練的人可以用血肉之軀撐起數百公斤的重量,那是無訓練者無法想像的境界。但是,要達到這個水準,不是拿起重量來動一動就好,而是需要對人體肌力發展的自然週期有所體悟,才會在訓練的路上知所進退。
身心準備:當你依循了各種科學的原理,參考了前輩高人的訓練課表,幫自己規劃了一個長達半年的訓練計畫,結果發現第一個月就出了些小錯,第二個月又意外事件頻頻,第三個月簡直風雨飄搖,接著就因為偏離航道太遠,乾脆整個放棄,一個計畫走不到一半,不但沒有得到效果,還留下一堆挫折。這種現象並不少見,事實上,課程設計裡最常犯的一個錯誤,就是「過度規劃」,以至於整個計畫變得不人性,不實際。但是,沒有計劃又容易迷失,我們到底該怎們辦?其實,關鍵在於「心性」。長期訓練需要的不是熱血,而是心性,要有能夠面對挫折的心性,要有能夠耐心等待的心性,要有能夠穩定進取的心性,要有失敗了也不氣餒的心性,是心性,帶著我們長期訓練。而這些不是玄學,是科學。
本次『課程設計-技術、課表、週期與身心準備』,即將結合研究及實務上的發現,探討上述的四個議題
上課方式:純學科
適合對象:適合體能教練、健身產業工作者、競技運動員、運動教練以及任何對肌力及體能訓練有興趣者